欢迎来到硕睿云商务服务平台!
  • 免费注册
  • 会员登陆
  • 1
  • 2
政策检索:
政策所辖:
不限
已发布政策 3383 条,政策订阅用户 9210 个,实时推送政策 58292 条,在线答疑 18765
政策云端服务 | YUNDUAN
在线答疑
政策申报
政策匹配
政策发布
政策订阅|实时推送
名称:
关于开展2023年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 [阅读原文]
索引号:
11500000009276281J/2023-00071
生成日期:
2023年02月21日
发布机构:
市经济信息委
截止日期:
长期
文号:
渝经信科技〔2023〕6号
适用行业推荐:
渝经信科技〔2023〕6号
关于开展2023年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
渝经信科技〔2023〕6号    浏览量:685



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经信部门,各工业控股(集团)公司,各市级大中型工业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我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根据《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渝经信规范〔202212号)文件要求,经研究,拟开展2023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领域

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向和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的重点产业领域

二、申报类型

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行业类。综合类主要指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以成果转化和突破产业共性技术难题为目标,为区域及全市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的先进创新平台;行业类主要指聚焦行业细分领域关键重要技术创新攻关的领先研发机构

、申报条件

提出申请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一)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单位或牵头单位应在本领域有显著的领先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较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较强的技术扩散、辐射与转移能力以及成果转化能力。

(二)综合类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汇聚了一批行业创新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创新成效和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是我市重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已成功开发或转化科技成果不低于5项;拥有独立的办公场地、完善的研发试验场地和先进的研发试验仪器设备,研发试验设备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

行业类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单位能够代表我市该行业(领域)最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股东包括2家及以上本领域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高校等优质创新资源;拥有代表本领域先进水平的行业创新领军人才和固定的研发队伍,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拥有独立的办公场地、完善的研发试验场地和先进的研发试验仪器设备,其年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应不低于30%

(三)鼓励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单位采取公司+联盟的模式运行。

、申报认定程序

(一)材料编制满足申报条件创新中心,按照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暂行)中的要求做好申报材料编制工作。

(二)推荐申报。符合条件的法人单位将申报材料报送区县经济信息部门。区县经济信息部门对材料进行初审出具推荐意见并推荐申报,推荐报送至市经济信息委

(三)申报受理市经济信息委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全年接受申报受理。

(四)综合评审。市经济信息委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审核、评审,提出专家评审意见,经综合评估,确定拟认定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名单,报委党组会审定同意,并向社会公示。

(五)批复认定。对公示后无异议的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市经济信息委予以发文公布和授牌。

、有关要求

区县经济信息部门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宣传和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确保材料真实有效,将申报材料(一式两份)和初审报告报送至市经济信息委政务服务大厅,电子版本发送zhuym5@qq.com邮箱。

申报咨询联系人:主友明,电话:63896140

政务服务大厅接件联系人:方媛,电话:63897953

附件: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暂行)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217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规范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运行和管理,根据《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科〔2016273号)、《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工信厅科〔201764号)、《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年度考核办法(暂行)》(工信厅科〔201837号)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是以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等为重点,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独立法人形式建立的市级新型创新载体。

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行业类。综合类主要指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以成果转化和突破产业共性技术难题为目标,为区域及全市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的先进创新平台;行业类主要指聚焦行业细分领域关键重要技术创新攻关的领先研发机构

第三条 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结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立足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汇聚各方创新资源,突出协同创新取向,完成从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各环节的活动,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第四条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济信息委)负责组织实施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认定、管理和考核等工作。有关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经信部门负责申报材料初审、推荐等工作。

第二章 ?申报和认定

第五条 申报条件

(一)市制造业创新中申报单位牵头单位在本领域有显著的领先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较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较强的技术扩散、辐射与转移能力以及成果转化能力

(二)综合类制造业创新中申报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汇聚了一批行业创新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创新成效和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是我市重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已成功开发或转化科技成果不低于5项;拥有独立的办公场地、完善的研发试验场地和先进的研发试验仪器设备,研发试验设备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

行业类制造业创新中申报单位能够代表我市该行业(领域)最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股东包括2家及以上本领域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高校等优质创新资源;拥有代表本领域先进水平的行业创新领军人固定的研发队伍,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有独立的办公场地、完善的研发试验场地和先进的研发试验仪器设备年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应不低于30%

(三)鼓励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单位采取“公司+联盟”的模式运行

第六条 ?认定程序

(一)发布申报通知。市经济信息委根据我市制造业创新中心规划布局和建设情况,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全年接受申报,适时开展认定工作。

(二)申报及推荐。申报单位编制报送《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申报书》(附件1)、《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附件2)和其他有关证明材料(附件3,经区县经信部门初审,出具推荐意见,推荐报送至市经济信息委。

综合评审市经济信息委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审核、评审,提出专家评审意见,经综合评估,确定拟认定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名单,报委党组会审定同意,并向社会公示。

)批复认定。对公示后无异议的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市经济信息委予以发文公布和授牌。

  考核评估

第七条 市经济信息委运行满年的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每年开展一次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评估,考评对象评估当年不另进行考核。

第八条 年度考核在每年底进行。市制造业创新中心于年初编制年度工作目标计划,主要包括建设运行目标、年度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目标、投资及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等相关情况,报市经济信息委作为年终考核验收依据。

第九条 定期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活动开展、创新成效及后续三年发展规划等情况。

第十条 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考核评估采用资料审查、答辩评审、现场核查等形式,由市经济信息委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并对考评结果确认后予以公布

第十一条 结果运用。

(一)市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类。考核评估结果争取市级和国家项目资金支持的要依据。

(二)考核评估结果优秀的,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给予一年的整改期,整改期结束经专家组评估仍为不合格,或三年定期评估结果不合格的,撤销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称号并发文公布

支持和管理

十二 对新认定的和考核评估结果为优秀、良好的市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市经济信息委将在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中给予资金补助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视情况采取通报批评、收回财政支持资金、撤销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称号等措施:

(一)逾期未报送相关材料的;

(二)提供虚假材料和数据的;

(三)年度考核不合格且未按期完成整改的;

(四)定期评估不合格的;

(五)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环保等事故的;

(六)因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受到刑事、行政处罚;

(七)创新中心自行要求撤销其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称号的;

(八)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承担载体被依法终止的。

   

第十四条 管理办法由市经济信息委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施行以前发布的相关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

1.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申报书

2.重庆市XX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3.需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

4.创新中心研发人员表

5.创新中心研发试验仪器设备清单表

6.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评价指标体系

7.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文件下载:

QQ
客服

微信
客服

扫码咨询微信客服

热线
电话

400 031 0045
官方客户服务热线

云端
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
开启云端服务
顶部